京津冀农村煤改电“政府补贴”可持续能推广吗?
【慧聪热泵网讯】今年,北京市在农村地区启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煤改电改造工程,在采暖季前已完成463个村18.9万户的改造任务,几乎相当于此前13年工作总量的一半,天津、河北也参照北京模式启动了煤改电工程。
在煤改电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不时传来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这种“百姓用电、政府补贴”的模式是否可持续?北京这样的动作是否有推广价值?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暖冬”可以清洁舒适
绝大多数煤改电用户的取暖费与过去持平或略有下降
大兴区长子营镇郑二营村去年完成了全村101户的煤改电工程,“用电采暖,暖和、方便又环保,真不错!”经过一冬的体验,村民周静洋对煤改电赞不绝口。
周静洋家里安装的是蓄热式电暖器,两台3200瓦、一台2400瓦。一般晚上9点开始充电蓄热,早上关掉,可以温暖一整天。相对于煤炉来说,蓄热式电暖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只需要调节开关,不仅可以控制温度还可以定时。“以前用煤炉的时候,每天一早就要起来生火,弄得一身煤灰不说,隔段时间还要换煤,现在只要一个小小的开关就可以了。”
我国是产煤用煤大国,但煤炭的利用集中度却较低。监测数据表明,民用散煤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几乎是电厂燃煤排放的10倍。尤其北方冬天用煤炉烧煤取暖,其排放的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低空排放,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以北京为例,201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约1200万吨,75%集中于采暖期,采暖期农村、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更是消耗了约350万吨煤炭。这导致北京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非采暖季节的5倍左右。
面对频频来袭的雾霾,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煤改电工程,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核心区基本实现取暖无煤化,累计有38.45万户居民享受到电采暖,每年可减少燃煤115.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万吨、二氧化硫2.79万吨、氮氧化合物0.81万吨。
“用上电暖器,咱也是为环保做贡献嘛。”周静洋笑着说。近几年来,随着宣传力度加大,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大幅提升。不过对于农民来说,环保固然重要,但实惠却是更重要的因素。目前北京对电采暖居民实行峰谷电价政策,即“煤改电”用户在采暖季每日21时至次日凌晨6时,每度电价3毛钱,其中市、区两级政府补贴两毛,居民实际上只需要掏1毛钱。
“往年烧煤炉一个采暖季需要四五吨煤,大约需要2000元,现在电采暖每天的电费大约30元,补贴完每天10元,一个冬天需要1800元。”周静洋算了一笔账。记者了解到,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绝大多数煤改电用户的取暖费与过去持平或者略有下降,让他们真正得到了实惠。
财政支出政府能承受
对比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等替代方式,煤改电是最务实的选择
近年来,北京大力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17年将PM2.5浓度降低到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若按现有力度措施治理,这一目标难以如期实现。以2015年北京市PM2.5年均值80.6微克/立方米为基准,如果按目前下降速度,要达到60微克/立方米的年均值,那得要2021年以后才能实现。
“破解北京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若干难点问题,必须下决心采取超常规措施,这才能突破大气污染治理瓶颈,达到预定目标。”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一致认同的思路。
煤改电具有使用便捷、见效快的显著特点,被作为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北京市发改委委员高新宇介绍,“燃煤替代有热力管线、燃气管线和电力线三种方式,但考虑到投资、使用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煤改电可以说是最务实的选择。”高新宇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的煤改电工程再次提速。“十三五”期间,煤改电户数由原先的25万增至67.4万,工程投资由原先的65亿元增至246.3亿元。预计2020年,全市每年可压减燃煤3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32万吨,二氧化硫2.7万吨,氮氧化合物2.35万吨,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煤改电,首先得有资金保障。预计到“十三五”末,北京城区和农村煤改电用户累计将达到110万户,按照平均每户取暖季“谷时段”用电3500度计算,每年政府需要投入补贴资金7.7亿元;如果按照每户最高补贴1万度的高限计算,补贴资金将达22亿元。此外,为减轻居民负担,政府还分别为居民住房重新做了户外保温,改造采暖设备,同时改造了户内线。在这几方面,百姓承担费用的1/3,市区两级政府各补贴1/3。“目前看,这些支出都在政府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是否“花钱太多”的质疑,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表示,控制煤炭使用,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只有这样,才可能更用心地发展绿色电力和绿色能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为了环境更美好,投入所有可以投入的一切,相信我们的做法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推动煤改电需要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这一工程对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来说不成问题,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难以为继,因此农村散煤治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来替代散煤。
有助于能源清洁化
若有合理规则和机制,风电供暖将有助于缓解弃风问题
按照规划,北京未来不再新建大型电厂,本地燃气电厂也将逐年减少发电量。随着煤改电等新增用电量增长,预计到2020年,北京全市最大负荷将达到2750万千瓦,电力缺口达500万千瓦。
如何确保首都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李捷说,“十三五”期间,北京将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规划,新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7个外受电通道,全部建成后,北京电网外受电能力将增加一倍,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6月16日上午,首条入京特高压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北京东—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的配套北京东—顺义工程全面完工,北京首次使用到来自远方特高压的清洁能源。“以蒙东之风电,驱京城之雾霾。”绵延的银色线路,将北京、河北与内蒙古相连,距北京600多公里的内蒙古东部清洁电力由此输入北京。这一特高压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将减少华北地区煤炭消费2010万吨,有力促进雾霾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面临电力消纳与系统调峰困难,特别是个别地区存在严重“窝电”问题。李捷告诉记者,在冬季夜间用电低谷期间,蓄热式取暖设备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可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年风电产业发展情况显示,2015年,我国弃风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39亿千瓦时,比2014年高了213亿千瓦时,全年的弃风率飙升至15%,其中弃风较重的地区是内蒙古、甘肃、新疆、吉林。李捷介绍,风电并网运行需要火电机组提供备用或调峰,而新能源富集的都在“三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本地电力消纳能力弱、外送渠道不畅,导致弃风、弃光、限电现象严重。
业内人士认为,北方地区的风能资源冬季夜间最大,而这正是用电负荷的低谷时段和取暖供热的高峰时段,如果能够设计合理规则和机制,风电供暖将有助于缓解弃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