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磅发布 一篇文章读懂关键内容
【慧聪热泵网讯】今天(1月5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10%,煤炭消费比重降到58%以下。
有关电力、可再生能源等共计14个能源专项规划亦将陆续发布。今日同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则是针对非化石能源比重15%这个目标,细化具体任务措施,提出到2020年,水电装机达3.8亿千瓦(含抽水蓄能电站0.4亿千瓦)、风电装机2.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地热供暖利用总量达4200万吨标准煤。
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规划》提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年增速约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从能源强度看,按照规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同时为确保能源安全,《规划》给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留有一定弹性。
非化石能源消费超15%煤炭比重降低到58%以下
对于能源结构调整,《规划》的要求包括在“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越15%,天然气应达10%,煤炭则应低于58%。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主体。这需要一是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二是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三要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等能源。
当问及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的落实保障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朱明表示,会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并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即设立燃煤发电售电企业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要求其购买绿色证书作配额完成证明,通过证书市场化交易补偿新能源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谈到地热能利用前景,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到2020年地热能供暖要达16亿平方米,净增11亿平方米,成为可再生能源供热重要方式。特别在环境要求高、污染较严重的京津冀、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热能利用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京津冀地区2020年地热能供暖面积要达到4.5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量约五分之一。
风电、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
因新常态下主要能源消费地区市场空间萎缩,《规划》调整了“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布局,主要将风电、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8%,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6%,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
对于能源供应综合效率不高等问题,《规划》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一是依靠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等标准淘汰过剩产能。二是增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加强支线管网建设,推进城镇配电网建设。三是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四是控制新投产煤电规模,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以电代油”、“以气代油”
为提高战略保障,《规划》提出一是加大国内勘探,加强非常规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高接续保障能力。二是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替代保障能力。《规划》提出利用“一带一路”的国际资源和市场互通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同时,还要推进石油消费减量替代,重点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港口、机场等交通运输“以电代油”、“以气代油”。
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
《规划》要求加快技术、体制机制和产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要求加快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完善现代能源市场,推动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产业模式创新要求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
谈到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需求侧的举措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表示,电力系统峰谷矛盾突出,天然气更甚,北京市冬季天然气峰谷差达到16倍。需要一方面通过价格化解峰谷差,建设“能效电厂”、“能效储气库”,科学灵活制定电价气价,实现用户参与调峰。另外要健全市场化机制,培育新型业态。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微网、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等技术推广分布式能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