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点成线 能源互联网优化升级
【慧聪热泵网讯】这些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轰动全球、具有历史意义的词汇。纵观“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诸多行业领域,能源合作被称为“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一项低调而务实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基于广阔的、有前景的合作空间和平台所建立的能源发展目标具有切实意义。而“一带一路”恰好是具备一切资质的能源发展合作平台。也源于此,能源是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产业领域之一。
引领能源转型发展的“主心骨”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应该理解为更为广泛的能源互联。这也意味着它在空间和时间上均有无限延展的可能。而在过去的近四年中,中国的能源企业就已开始持续为之努力。
这些努力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也有明确显示:2016年,我国共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2517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石油进口43430.62万吨,同比增长11.9%;出口5600.76万吨,同比增长27.9%。而进口天然气合计736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额380亿立方米,全部来自于中亚国家和缅甸,通过几大跨境天然气管道输送至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355.69亿立方米,主要来源澳大利亚、卡塔尔和印尼。资料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石油数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占到我国石油进口的65%左右,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同时,我国不断加大成品油出口市场开拓力度,2016年成品油出口额达193亿美元,70%左右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对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成品油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满足了这些国家快速增长的成品油需求。
诸多文件显示,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一带一路”也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和结构转型的“主心骨”。
如在2016年底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实施能源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能源合作项目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提升煤炭工业国际竞争力。稳步开展国际煤炭贸易,推进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积极稳妥推进煤炭国际产能合作,结合境外煤炭资源开发需要,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炭上下游投资,实现合作共赢。《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升国际石油合作质量和效益,优化投资节奏和资产结构,探索境外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合作方式多样化,加强能源与金融的深度合作,提升企业“走出去”水平。优化和推进俄罗斯-中亚、中东、非洲、美洲、亚太等区域油气合作。天然气一向被视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重点,在《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天然气生产国的合作,形成多元化供应体系,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促进与东北亚天然气消费国的合作,推动建立区域天然气市场,提高天然气价格话语权。而对于更多承载绿色低碳发展厚望的可再生能源而言,也许将成为下一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全面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竞争水平,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规划和建设需求,适时启动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带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咨询、设计、承包、装备、运营等企业共同走出去。
不久前,“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传出好消息,我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还包括经贸、产业、电子商务、海洋和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规划和具体项目。这意味着,在“一带一路”能源硬件的联通方面,项目很多、合作顺畅有基础。但是,设施的联通仅仅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一小步。未来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对接能源资源和市场的“桥梁”
建立更为广泛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切实的外在条件支撑。那么,能源资源和市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带一路”覆盖俄罗斯-中亚地区和海湾地区两大优质化石能源富集区,并关联能源技术先进、绿色能源使用广泛的西欧地区,是世界经济和能源的心脏地带。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016年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范围内发育有159个沉积盆地,其中119个盆地内发现了商业油气藏。截至2014年底探明和控制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分别是2103.79亿吨和211.53万亿方,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总储蓄两的63.5%和64.5%,即全球已经发现的常规油气储量的约2/3分布于“一带一路”范围内。
细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能源资源密集,市场前景广阔。
如中亚五国(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哈萨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39亿吨,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1.8%,储产比49.3;煤炭探明储量336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3.8%,储产比为316。土库曼斯坦石油探明储量1亿吨,储产比为7.1;天然气探明储量17.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9.4%。而且中亚-里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提上议事日程。里海石油储量是近30年全球陆地最大的油气新发现,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大油气富集区,能源潜力巨大。中亚地区拥有全球最多的尚未建成投产的或半投产状态的大型油气田项目。除油气资源外,中亚地区还有更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中亚地处北半球风带,是世界上最适合开发风能的地区之一;中亚地区沙漠广阔,适合于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中亚的人均水能资源高居世界第一。
然而,中亚地区可再生能源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发电占比不足1%。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能源输出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也一直受制于其滞后的基础设施体系。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中亚沿线国家普遍电力设施、技术、电工装备制造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电力投资和建设有着迫切的合作意愿。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和中亚国家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契机。同时,在当前世界多国同步进行能源转型发展的当下,这里也是多个国家进行能源布局的重点地区。这其中包括美国的“新丝路计划”、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及印度的“季风计划”等。在这种多变合作的平台之上,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能拓展更大的市场。目前,能源和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已经明确将“能源出口多元化”上升为国家长期战略。
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1087亿吨,占全球探明总量的47.3%,被誉为全球的“油库”。2015年中东国家石油产量1412百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2%,石油出口879.6百万吨,占其产量的62%。而中国是中东国家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占其出口总量的约20%。就当前形势看,国际石油市场进入低油价周期,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在加大,合作空间因而扩大。此外,这一地区同样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探明储量8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42.8%。2015年,中东国家天然气总产量6179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7.4%。
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化石燃料资源较为匮乏。只有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是东南亚较为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由于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内国家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但南亚与东南亚各国可再生能源潜力丰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棕榈油资源丰富,泰国、越南、菲律宾太阳能资源丰富,缅甸、老挝、菲律宾、柬埔寨水能资源丰富。但各国中除了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均较差,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电力短缺是南亚与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能源问题,限制了各国的工业发展,并恶化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在能源开发、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有着明显优势,特别是在煤炭开采、水力发电、燃煤发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技术,而这些领域正是当前南亚、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瓶颈问题。我国与这些国家具有很强的能源合作互补性,将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些年,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油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亮点。在油气方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的正式投运使中国开辟印度洋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电力方面,我国电力企业已多方面进入南亚、东南亚电力市场。在新能源方面,中国企业在泰国电力行业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在进行包括光伏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合作。
据国家发改委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出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接方案。根据方案,各地将在多个领域推动重点工作和重大合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经贸合作、能源资源合作、金融合作等。22个省、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6月30日)。16省市与国外相关州市签署了“一带一路”或产能合作方面的相关协议。
企业“秣马厉兵”的重要舞台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强调,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其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推动能源市场的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一带一路”建设正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能源经济合作,同时也利于形成我国能源的多元稳定保障体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蓝图绘就,行动启航。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对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发出倡议:要加强政策沟通,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交流与对接,探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要加强产能融通,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联合攻关,推动重大项目、先进标准和工程服务合作,协同提高区域和全球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要加强设施联通,积极推动跨境能源通道建设,特别是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的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共享能源发展的成果。
领航智库能源研究员孙航认为,中国能源行业落地“一带一路”需要经历的四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能源政策的互通。借助一带一路峰会与高层互访对话之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主管部门将会进行密切沟通,增强双方在能源政策上的协调性与联动性,从而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阶段是能源金融的互通。兵马出动,需粮草先行。在达成基本共识之后,金融机构需要为能源建设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随着海外能源设施投资吸引力的增强,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专项金融机构的牵头下,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积极性将有所提高。第三阶段是能源设施的互通。借助筹集到的资金,中国将会在沿线国家修建电力、油气、热力等一系列与东道国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能源设施,改善当地的工作生活条件,从中提高自身声望,同时实现民心互通。第四阶段是能源贸易的互通。通过前期打下的一系列基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更为密切,有望将其发展成为能源领域新的贸易伙伴,借助这部分的外汇收入,来改善货币供应结构,从而稳定国内的经济金融形势。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认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国家从事能源投资,需要遵循提高境外投资地/国能源自我供应水平的基础性逻辑。也只有将参与缓解投资对象国的能源贫困、推动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放在投资条件谈判的突出地位,中资企业才能更好地管控境外投资项目的非技术、非财务风险。
他建议,企业要注重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为投资地提供能源产品和服务,提高当地的能源供应水平。要做好做足调查工作,除了评估资金、技术、市场需求外,还要了解投资所在地的法规、历史、人文环境,项目所在地各级别政府历史上如何处理外商投资纠纷等。要在进入一个市场前吃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如EITI(《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等。要把握好去沿线市场投资的节奏,把每一个项目做稳远比把项目投资规模做大更重要。要主动应对有关中资境外能源投资的舆论。
暖通巡展是由慧聪空调制冷网、慧聪热泵网、慧聪供热采暖网、慧聪新风网、51厂批网共同主办的大型招商与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渠道商,寻求潜在商机,同时,为工程商、经销商组织最前沿的技术培训,搭建行业、企业及商家之间的沟通桥梁。填写下表,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