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成杯”第18届慧聪暖通产业大会暨供应链百强与省级十强暖商峰会

宁波:大力推广应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

慧聪热泵网 2022-12-27 09:02 来源:宁波市发改委

12月26日,宁波市发改委关于公开征求《宁波市节能“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优先推进新建项目太阳能光伏应用,不断提升新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量。根据建筑特点大力推广应用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推进天然工质制冷剂中央空调技术的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8%。稳步推进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累计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

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节能降耗工作决策部署,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市节能办牵头起草了《宁波市节能“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248911019@qq.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鄞州区和济街118号发展大厦A座市能源局1011房间。

联系人:王劭冰;联系方式:8938267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2日。

附件:宁波市节能十四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docx

宁波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办公室

2022年12月26日

宁波市节能“十四五”规划

(送审稿)

2022年12月

前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峻,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节能已成为有效保障能源安全、源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基地,能源消费需求巨大。同时宁波能源资源贫乏,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均需要从市外输入,做好节能工作对宁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宁波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当好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模范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期,能源资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必须以节能降碳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本规划根据国家《“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宁波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编制,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工作成效

1、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2、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

3、能源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4、节能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5、重点领域节能成效明显

6、节能制度基础明显夯实

7、循环经济发展纵深推进

(二)机遇挑战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对节能工作提出新要求

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节能工作带来新契机

3、能源系统数字化改革为节能工作提供新思路

二、“十四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2、坚持用能约束与服务发展相结合

3、坚持结构调整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4、坚持节能与降碳控制工作相结合

5、坚持精准施策与协同管理相结合

(三)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1、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扩大天然气应用规模

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4、推进终端用户电能替代

5、探索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二)构建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现代工业体系

1、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2、持续提升重点通用设备系统能效

3、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

4、统筹提升重点园区综合能效

5、加速提升绿色制造整体水平

(三) 聚焦绿色建筑设计改造提升建筑领域能效

1、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

2、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3、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四) 聚焦绿色低碳运输转型提升交通领域能效

1、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

2、发展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方式

3、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

4、深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5、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五)聚焦节约型机关创建提升公共机构领域能效

1、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

2、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加大节能宣传培训力度

四、重点工程

(一)热电联产能效提升工程

(二)能源系统数字节能工程

(三)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工程

(四)余能高效综合利用工程

(五)空压系统能效提升工程

(六)锅炉(窑炉)能效提升工程

(七)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工程

(八)能源管理能力建设工程

五、完善政策机制

(一)优化能耗双控制度

(三)强化节能审查闭环管理

(四)建立用能预算管理机制

(五)建立能耗要素配置机制

(六)完善节能产业培育扶持机制

(七)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评价考核

(三)完善经济政策

(四)加强节能宣传

附件1:

附件2:

一、现状与形势

(一)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节能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狠抓各项节能措施落实,完成了浙江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达到17.12%,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02吨标煤/万元(2015价),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702万吨标准煤。全省重点监测的36项主要耗能产品中,炼油、火电(热电)等单位能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钢铁、石化等传统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20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28.9千克标煤/吨,下降4.9%;电厂火力发电综合能耗降至284.1克标煤/千瓦时,下降0.8%;单位烧碱生产交流电耗降至2196.4千瓦时/吨,下降3.5%;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降至720.9千克标煤/吨,下降1.2%。其中镇海炼化、万华氯碱分别成为国家乙烯、烧碱行业的能效领跑者。

2、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

积极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煤质管控工作,加快燃煤锅(窑)炉淘汰、能效提升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2020年,全市煤炭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降至35.0%;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上升0.88个百分点,提升至1.9%;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17个百分点,提升至4.6%。2020年末,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29.79%,比2015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光伏装机达270.62万千瓦,是2015年的26.4倍;垃圾发电装机24.86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了1倍。

3、能源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加强能耗双控目标管理。建立目标预警和应急响应管理机制,完善能耗双控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办法,建立季度考核通报制度,大力开展节能专项督查。强化节能审查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全过程规范节能审查流程,对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对节能审查意见未有效落实、能耗等量置换未按期完成的高耗能项目,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强化能评制度刚性约束和闭环管理。推进区域能评改革,加强日常监管,实现区域能耗双控、办事效率“双提升”。深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出台节能量确定和监测办法,编制石化等行业用能确权规范,探索市场化用能新机制。

4、节能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十三五”期间,市级审核确认重点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51个,总投资10.9亿元,节能量56.9万吨标准煤。开展热电行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推进热电企业加快实施抽凝改背压节能改造和次高温次高压机组改造工作。对石化、造纸等重点行业创新开展系统节能诊断,深挖节能空间,形成系统优化项目计划73个,实施后可实现节能量35.4万吨标煤。开展重点用能设备效率提升工程,淘汰192家企业落后电机12057台。开展“低散乱污”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制造业“两小企业”和工业区块(行业)治理提升工作,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908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7978家。

5、重点领域节能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工业领域累计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产业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设计产品达到80个、国家绿色系统集成项目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建筑领域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28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示范建筑项目10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62万平方米。交通领域超额完成“十三五”计划目标,完成绿色交通城市创建,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降低3%以上。公共机构领域,创建2家全国能效领跑者和10家国家级、28家省级、31家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行政中心信息化集中机房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6、节能制度基础明显夯实

编制《宁波市能源》(白皮书)、《宁波工业产业能效》,出台《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办法》《宁波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宁波市“十三五”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工作政策体系。修订《宁波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节能领域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累计投入市级节能专项资金1.78亿元。按照“双随机”工作要求,加大能源监察工作力度,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对热电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能效对标专项监察,开展能源监察回头看,跟踪企业违法违规用能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十三五”期间,完成486家重点用能企业现场监察,对100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

7、循环经济发展纵深推进

“十三五”期间,全市围绕节能降碳、节水与中水回用、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机电设备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循环产业链等六大领域,全面实施工业循环经济“611”工程。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20个,100家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其中17家企业被列入省级示范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项目1100个以上。重点培育和发展10个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其中有5个园区被列入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终期验收,基本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宁波市节能工作面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对节能工作提出新要求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消耗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耗是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定不移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节能的源头把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目前我市以石化、化工为代表的“两高”行业产能规模仍呈扩张态势,能源资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需求,加强“两高”项目准入管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统筹推进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成为节能工作新要求。

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节能工作带来新契机

能源新技术与现代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新型储能、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突破,能源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日益丰富,将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化。各国纷纷抢占能源技术进步先机,谋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制高点。全球产业合作格局加速重构,国际分工体系全面调整,“双循环”体系建设和产业升级转型快速推进。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期间是我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标国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我市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占比仍较高,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如何有效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效水平成为新契机。

3、能源系统数字化改革为节能工作提供新思路

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数字变革正在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当前我市能源管理数字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加快智慧能源建设,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贯穿能效提升全过程各方面,以数字化手段推进能源治理的改革创新、制度重塑,打造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实现管理、监测、调控系统联动,推动能源消费管理流程再造、数字化变革,提供节能管理量化闭环解决方案。到“十四五”末,宁波智慧能源服务系统可实现对全市“煤电油气热、源网荷储用”全品种、全流程在线动态监管,实现能源统计分析、能源运行监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用能权确权登记及预算管理、节能监察等典型场景应用,为深度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供数字支撑。

二、“十四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重点,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坚持系统观念,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强化节能能力体系建设,统筹运用法制、标准、市场和技术等手段,着力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组织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能源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和能源管理数字化改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强化能耗双控目标管理,发挥好节能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政府在规划顶层设计、制度政策、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调控作用,为节能工作提供稳定有效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结合市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点用能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节能市场机制,深化用能权交易改革,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把节能转化为用能企业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2、坚持用能约束与服务发展相结合

把节能提效作为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优先来源,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重点产品能效水平。既要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确保完成能耗强度约束性目标,又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处理控能耗与稳增长、调结构之间的关系,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集聚,确保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坚持结构调整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坚持节能工作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推进能源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管理高效性和科学性。

4、坚持节能与降碳控制工作相结合

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现全面节约战略,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节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有效控制碳排放。倡导终端消费优先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提高电力、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用户端使用的比例。鼓励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综合能效和低碳化水平。

5、坚持精准施策与协同管理相结合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落实专项补助资金、能源价格优惠政策。根据各地区、各有关行业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精准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6%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完善,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表1、宁波市“十四五”主要节能目标

宁波:大力推广应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

三、主要任务

将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严格控制地方煤炭消费总量,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扩大天然气应用规模,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实施电代油、电代煤等终端电能替代,推进终端用户电能替代。积极探索开展工业园区、未来社区综合能源服务,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1、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坚持先立后破,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严格控制新增地方耗煤项目,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稳妥有序推进非电用煤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充分挖掘工业余热和垃圾焚烧供热潜力,推动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

2、扩大天然气应用规模

积极布局建设城乡天然气管网,不断提高管网覆盖率,大力培育用户市场。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在有稳定热、电负荷的产业园区等适度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有冷、热、电需求的物流仓储园区、旅游服务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医院、学校等能源负荷中心,有序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在能耗较高的有色、纺织等行业,鼓励采用天然气满足新增用能需求。积极推广富氧燃烧、蓄热式燃烧等天然气高效利用技术。

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深化“光伏+”建筑、园区、交通、户用、旅游、机关公共事业等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的谋划论证和建设实施工作,按照“海上风电+海上牧场+陆上基地”模式,重点推进象山1#海上风电一期、二期项目、涂茨海上风电等项目,积极谋划推进深远海海上发电项目。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80万千瓦以上。

4、推进终端用户电能替代

综合考虑电力供需形势,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持续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和有序利用水平。

5、探索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依托热电联产企业在工业园区开展一体化电冷热气供应、多能协同供应、综合梯级利用,以及低品位余热利用等综合能源服务。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就近消纳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依托未来社区低碳场景落地城乡社区综合能源服务,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建设集中供热(冷)和微电网系统。

(二)构建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现代工业体系

到 2025年,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制造业高效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以上。

1、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以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数据中心等行业为重点,建立拟建、在建、存量“两高”项目清单,实行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已建“两高”项目接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纳入用能预算管理。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节能审查准入关,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标准,强化新建项目对能耗双控影响评估和用能指标来源审查,严格项目审批、备案和核准,对不符合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能耗平衡等要求的项目坚决停批。提高工业项目准入性标准,将“十四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效控制标准降至0.52吨标准煤/万元,对超过标准的新上工业项目,严格落实能耗减量(等量)替代、用能权交易等政策。

2、持续提升重点通用设备系统能效

围绕电机、变压器等通用用能设备系统,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开展存量用能设备节能改造。一是提升电机系统能效。开展存量电机节能改造。鼓励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工业行业开展电机系统节能诊断,评估水泵、风机等电机驱动设备能效水平和节能潜力,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对低效运行的水泵、风机等电机系统开展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应用力度。细分负载特性及不同工况,针对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等通用设备,鼓励采用2级能效及以上的电动机。针对变负荷运行工况,推广2级能效及以上的变频调速永磁电机。针对使用变速箱、耦合器的传动系统,鼓励采用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二是提升变压器能效。针对可再生能源电站、轨道交通、数据中心、船用岸电、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应用场景,推广应用高效节能变压器。开展精细化无功补偿技术、宽幅无弧有载调压、智能分接开关、智能融合终端、状态监测可视化等智慧运维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创新,提高变压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组织开展变压器专项监察,加大对在网运行S9及以下低效变压器的监察力度,推动企业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变压器。加快电网企业变压器能效提升。推动电网企业开展在网运行变压器全面普查,制定淘汰计划并组织实施。到2025年,全面淘汰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变压器,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

3、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

聚焦重点用能行业和用能领域,分业施策,分类推进,加快技术推广,强化对标达标,系统提升能效水平。一是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等基础上,结合我市各行业能源利用实际情况,编制重点行业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广目录以及典型应用案例,组织制定行业关键共性节能低碳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促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二是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围绕石化、化工、钢铁、造纸等行业,采用热夹点技术和计算机流程模拟技术,对企业的公用工程和换热网络进行能量系统分析优化,提出系统用能整体优化解决方案。重点推广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等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普及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发电、制冷、供热及循环利用,创新一批节能降碳关键技术。推广全生命周期、全生产流程、全能源品种的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系统节能诊断,促进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三是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深入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全面落实国家、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要求,聚焦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重点领域和数据中心,逐步建立起全市以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工作体系,形成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政策清单。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到2023年,全市炼油、乙烯、炼铁、炼钢、烧碱等重点行业达到《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能效基准水平产能比例为100%。到2025年,全市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产能争取全部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4、统筹提升重点园区综合能效

编制并实施《宁波市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以企业集中、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园区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坚持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加强新建园区循环经济规划设计。按照“一园一策”的原则,推动存量园区循环化改造提质扩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循环链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类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聚焦镇海、北仑等石化化工企业集中区域,重点围绕余热资源高效利用、工业气体集中供应、氢气资源综合利用等开展区域能源利用整体评价和能量系统优化试点,提高区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5、加速提升绿色制造整体水平

聚焦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实施高效低碳产业重塑攻坚行动,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绿色石化三大万亿级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关键核心节能低碳技术攻关力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绿色技术中试基地、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新增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抢抓机遇加快推进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智能电网、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光伏高效组件、高效率光储逆变转换器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新兴产业,抢占低碳发展前沿制高点,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创建为引领,系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化改造、清洁生产、能效领跑等行动,切实提升行业绿色化低碳水平。到2025年,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市级及以上绿色园区20家,力争建成“零碳示范工厂”5家。加快高耗能高排放生产制造企业及生产环节的退出及高耗能设备的淘汰,有序引导不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定位的一般制造业转移退出。

(三)聚焦绿色建筑设计改造提升建筑领域能效

1、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

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整体布局,探索宁波市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策略,制定或修编完成市本级、各县(市)和前湾新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推动甬江科创区率先建成节能低碳、智慧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示范城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严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要求,全面落实《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21)《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J 33/T 1105-2022)等技术规范,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设计节能率75%标准。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到 2025 年,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 35%以上。探索建立装配式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建立政府工程采购绿色建材机制,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率先示范。

2、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分类制定公共建筑用能限额,探索实施基于用电限额指标的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对超过能耗限额的建筑进行改造,推广应用中央空调智控、绿色家居、新型保温材料、反射涂料、高效节能门窗和玻璃、绿色照明等节能低碳新技术与新产品,市和区(县、市)公共机构建筑以及国有企业所有的房屋建筑改建、扩建应当在立项前将节能改造(含建筑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纳入到工程建设内容,确保节能率不得低于 10%。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积极稳妥推进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适,提升设备能效。全面落实既有建筑能耗定(限)额和审计、统计制度,制定出台《宁波市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开展重点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节能监察,建立常态化公共建筑节能闭环监管机制。到2025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31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0万平方米,建成一批既有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

3、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优先推进新建项目太阳能光伏应用,不断提升新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量。根据建筑特点大力推广应用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推进天然工质制冷剂中央空调技术的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8%。稳步推进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累计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

(四)聚焦绿色低碳运输转型提升交通领域能效

1、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

加快美丽公路、城乡绿道网建设,新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全面落实绿色公路建设要求,鼓励积极应用工业化产品,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参照绿色公路要求协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适宜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鼓励老旧服务区、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开展节能环保升级改造,新建项目推行节能建筑设计和建设。到2025年,全市低碳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达到30%。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加快公共停车场一体化建设充电设施,支持企事业单位、居民区按需配建以交流慢充为主的自用充电设施,推动乡镇、农村充电设施建设。推动与加油站、加气站等合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现有加油(气)站为综合供能服务站。

2、发展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方式

落实海铁联运扶持政策,加快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对接,强化腹地拓展,促进海铁联运提质扩量。以“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创新”交通强国部级试点和“全国海铁联运示范工程”省级试点为契机,推动甬金铁路按满足‘双层高箱’标准加快建设,创新全程物流作业模式,探索海铁联运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达到170万标箱。深化与杭州、湖州、绍兴、嘉兴等港口和物流园区合作,积极推进干散货、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提高水水中转货运量,到2025年,宁波港域江海联运量分别达到90万标箱。建设完善杭甬运河内河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谋划梅山港区铁路支线、北仑铁路支线复线改造等,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3、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公务车、邮政快递、环卫清扫、工程专用车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新增或更新的公共交通、公务车、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推进新一轮老旧柴油货车更新淘汰。加快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逐步推进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到2025年,淘汰60%的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加速推广营运货车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到2025年营运货车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占比达到25%以上。进一步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运输船舶,严格实施船舶报废制度,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鼓励老旧营运客货船淘汰更新,引导高耗能船舶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升级。

4、深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积极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加大船舶受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岸电设施使用率。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海进江船舶的受电设施改造。新、改、扩建码头(油气化工码头除外)同步建成标准岸电设施,到2025年,沿海港口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低碳港区试点。优化港口作业流程,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港作机械,试点推广港区新能源集卡应用,逐步实现港口用能清洁化和低碳化,推动梅山低碳港区试点建设。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集卡占比达到60%。推进建设智慧港口。推进港口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车辆和智能码头,开展梅山港区智慧港口试点,到2025年底,梅山港区二期码头全面实现“远控岸桥+无人驾驶集卡+自动化轮胎龙门吊”的自动化作业模式。

5、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持续改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到2025年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 40%。积极推动出行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以及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租赁等共享交通模式。探索低碳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通过奖励、积分和荣誉等多种鼓励形式,倡导私家车车主绿色低碳出行。到 2025 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 76%。

(五)聚焦节约型机关创建提升公共机构领域能效

1、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

按照国家《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等创建行动,到2025年,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70%以上的市属高等院校建成绿色学校。持续推动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争创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单位,重点推进教科文卫体系统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实现国家级“县县有示范”、省级新增10家以上、市级新增30家以上的目标。实施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全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1.35万吨标准煤以内;以2020年能源消费为基数,2025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综合能耗下降6%。

2、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深入贯彻实施能耗双控制度,严格执行能耗定额管理标准,强化节能指标约束力。新建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应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提升节能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节能,加大对数据中心机房、空调(供暖)、食堂等重点用能部位和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到2025年,全市公共机构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幕墙隔热、节水器具等改造率达到100%,探索推广公共机构能源托管业务。全市公共机构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全部开展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推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项目建设,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

3、加大节能宣传培训力度

加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公共机构自身宣传终端,大力宣传有关法规、标准、知识,突出节约价值导向,传递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培育绿色文化氛围,引导干部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完善节能管理业务培训机制,分门别类开展节能专项培训,提升各级各类节能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四、重点工程

(一)热电联产能效提升工程

强化热电联产规划管理。编制《宁波市集中供热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优化集中供热热源点和管网布局,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引导用热企业向集中供热区域集聚,禁止新增企业自备燃煤热源点。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支持建设和改造提升集中供热项目。开展热电联产行业对标专项能源监察,全面梳理现有机组供电煤耗、供热煤耗水平,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出改造实施方案,稳妥有序实施抽凝改背压、次高温次高压改高温高压、电动改汽动、乏汽综合回收、含湿余热高效回收、供热管网保温改造等技术改造,提升供热系统综合效率和供热能力,完善改造或新建投运部分热电企业机组。支持北仑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国能宁海电厂等大型燃煤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充分挖掘供热潜力。鼓励热电联产机组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适当发展长输供热项目,吸引工业热负荷企业向存量煤电企业周边发展,扩大供热范围。开展配套热网工程建设和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加强供热管网保温材料更换。加快推进大榭片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尽早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形成源网协同、安全高效的供热格局。在有稳定热、电负荷的产业园区等适度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深入挖掘工业余热、垃圾焚烧等供热潜力,鼓励燃煤电厂向周边区域提供压缩空气、热水、冷冻水等综合能源服务,实现角色转变。到2025年供热管网热损失比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所有现役热电联产企业平均供电煤耗低于260克/千瓦时、平均供热煤耗低于40.5千克标准煤/吉焦。

(二)能源系统数字节能工程

持续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及用能预算监测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年用电量100万千瓦时以上公共建筑能耗在线检测全覆盖。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增强能源数据获取能力,整合、汇集全市煤、电、油、气、热和新能源等全品种、全过程能源数据,构建能源大数据中心,制定能源大数据管理办法,建立能源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服务政府科学决策、企业能效提升和社会民生改善。推进能源数字化改革赋能精细化节能,推动上级应用和体系的贯通穿透,打造一批有宁波特色的节能应用,及时向重点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政策解读、节能技术推荐、在线节能诊断、能源计量、业务培训等服务,从供给侧和消费侧提高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建设面向用能单位高耗能设备的能耗在线监测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能效在线监测和节能改造,深挖机电系统变载荷工况高效节能改造空间。石化、化工、钢铁、电力等流程工业企业普及应用能源数据采集和管控系统,动态监测能源流、物流及设备状态。采用先进模拟优化软件对能源利用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诊断,提出节能增效综合优化方案,实现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和整体能效提升。

(三)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工程

聚焦公共建筑、冷链物流、恒温厂房重点制冷领域,更新升级制冷技术、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实现系统经济运行,大幅提升既有系统能效和绿色化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和《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强制要求,新上冷水机组和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达2级以上能效水平。根据负荷合理设计机组组合,积极推广永磁同步变频机组、磁悬浮机组、冰(水)蓄冷机组。加强公共建筑制冷领域节能改造,重点支持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地铁机场等场所环控系统制冷系统优化等示范工程。实施冷链物流绿色改造工程,在农产品、食品、医药等领域支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集中更换绿色高效制冷设备和设施,运用物联网、温(湿)度精准控制等技术,探索应用基于大数据的绿色冷链物流系统优化技术,提升冷链物流行业能效水平。在有余热资源和用冷需求的工厂,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替代传统电制冷机组;在石化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空分产能,开展空气分离类成套装置的能效提升,引导空分装置大型化、集中化布置,大幅度降低工业用冷设备能耗。促进绿色高效制冷消费,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绿色高效制冷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引导制冷产业绿色高效转型。推动绿色技术与本地资本、产业的对接,鼓励制冷产品生产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推动绿色制冷剂、高效节能空调、零能耗辐射制冷材料等绿色高效制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完善制冷负荷需求响应方式,通过负荷集成商或配电网运营商将大量独立的制冷系统聚合,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深挖空调柔性负荷潜力统筹推进电力需求侧负荷响应。力争到2025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1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5%以上。

(四)余能高效综合利用工程

指导镇海炼化、中金石化、大榭石化、等重点企业按照《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GB/T1028-2018)开展余能资源评价,采用热泵、热夹点、热联合等技术优化企业内部能供需匹配,制订企业余能资源高效利用改造工作方案。重点推广乏汽、热水的高效回收和提质回收技术、自回热精馏、工艺预热、溴化锂制冷、热泵回收、低温膨胀螺杆机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发电、低品位余热供热、智慧热岛等余热利用技术,建成一批余热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开展镇海、北仑、大榭等重点区域余能资源调查,编制热源、热阱清单,建立全市可利用余热余压等余能资源位置及质量分布图,促进企业间余能回收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鼓励、支持工业余热作为区域供热系统的重要补充热源,纳入区域集中供热统一管理。实施LNG冷能综合利用,通过建设冷能空分、冷能发电、低温冷处理等项目,对LNG接收站液化天然气的冷能加以利用,建成1个LNG项目冷能回收利用示范样本园区。2025年前,全市实现新增余能资源利用量25万吨标准煤以上。

(五)空压系统能效提升工程

严格执行《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GB19153)、《压缩空气站运行电耗限额及节能监测技术要求》(DB33/ 805)等强制性要求,限期淘汰低效落后空压机,新上机组应达到2级以上能效。新建园区、企业优先采用集中供气,推进现有“小、散、多”空压机集中供气改造,针对不同压力需求实施分压供气,尽可能降低压力设定值。积极推广永磁变频、双级压缩等高能效的空压机,蒸汽富余企业可采用蒸汽驱动空压机,大负荷场所应采用高压供电机组。合理设计空压机组合,机组特性应与负荷及管网阻力特性匹配。采用智能群控系统提升机组运行效率,对中低负载空压机实施变频改造。积极开展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提高冷却效果。压缩空气管道采用耐腐蚀、低摩擦、无泄漏的节能管道,定期开展节能检测治理泄漏和压降。开展企业气动系统能量消耗测试评价,从压缩空气的生产、输送、使用以及余热回收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节能改造和系统优化。到2025年对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设备实现清零,新增高效设备占比达到80%以上。建设投运集中供气项目10个以上,余热回收改造项目50个以上。

(六)锅炉(窑炉)能效提升工程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强制要求,新改扩建锅炉(窑炉)项目原则上选用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或能效等级达到1级的产品。开展在用工业锅炉(窑炉)系统能效调查测试,评估节能改造潜力,重点推广燃烧优化(蓄热式燃烧、富氧燃烧等)、低温余热回收、自动控制、主辅机优化、冷凝水回收利用、新型保温材料等节能技术产品,在用锅炉经改造能效等级应达到2级以上。依法依规加快淘汰不符合能效标准或国家明令淘汰的锅炉、热处理炉、熔炼炉等落后低效设备。鼓励企业建立锅炉能源管理系统,加强计量管理,推进锅炉系统的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化管理,开展达标试点示范,推进标杆锅炉房建设。开展锅炉系统能效在线监控、在线诊断,探索建立锅炉动态监管云平台,争取到2025年,10t/h蒸发量以上的非电站锅炉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

(七)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工程

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运维和改造,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引导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对高耗低效的数据中心加快整合与改造。依托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减少中小型数据中心新建项目。积极引导新建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冷能资源附近建设,就近消纳新能源、冷能资源。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等高效供配电系统、能效环境集成检测等高效辅助系统技术产品。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探索利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的储能模块构建“虚拟电厂”,提升电网灵活调度能力。

(八)能源管理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能源统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核算与监测方法;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推动重点用能单位配备和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支持和鼓励新闻媒体、公众、社会组织对节能降碳进行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曝光违规用能行为。鼓励引导镇海炼化、万华化学等国内同行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参与编制国家、省行业能耗标准,推动企业能耗标准上升为团体或行业标准,主动争取行业能效标准“话语权”,更好发挥能效标准的门槛和约束作用,推动行业整体能效提升。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在火力发电、热电、丙烷脱氢、聚丙烯、铜冶炼、水泥粉末、化纤制造等行业推出一批能源利用效率领先的行业能效领跑者,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推动修订《宁波市节约能源条例》,定期发布《宁波市工业产业能效》《宁波能源白皮书》,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

五、完善政策机制

(一)优化能耗双控制度

坚持把能耗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定位、产业结构和布局、能源消费现状、节能潜力、“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区(县、市)能耗强度降低五年目标,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对达到激励目标的地区,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于考核。能耗总量实行弹性管理,根据各地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的地区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落实国家能耗单列政策,对新增原料用能不纳入各地能耗强度、总量考核,对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各地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修订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增加能耗强度降低指标考核权重,合理设置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考核权重,把能源要素高质量配置、深度挖掘节能潜力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优化考核频次,实施能耗双控年度评价、中期评估、五年考核制度。

(二)强化节能监察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节能监察工作机制,形成全领域节能监察工作格局。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对下级节能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节能监察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规范监察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应用信用规则提高“双随机”检查的精准性和靶向性。坚持效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企业能效提升专项监察。增强服务意识。节能监察机构要把指导服务与执法监察相结合,指导帮助监察对象挖掘节能潜力、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强化结果运用。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阶梯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依托智慧能源服务系统,探索开展“互联网+监管”,提高节能监察效率。

专栏1、日常节能监察重点内容

(一)“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

监察对象:近两年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的“两高”项目。

监察内容: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检查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及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

(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

监察对象:钢铁、焦化、有色金属、火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重点企业。

监察内容:依据国家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检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执行情况。

监察对象:工业企业、大型公建、商场超市、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

监察内容:依据国家有关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淘汰目录和强制性能效标准,检查用能单位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

(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监察对象: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用能单位及地方节能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用能单位。

监察内容:依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节能计划、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情况,执行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情况。

(五)节能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情况。

监察对象: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

监察内容:检查节能服务机构贯彻节能要求、提供信息真实性等情况。

(三)强化节能审查闭环管理

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加强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有效衔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提升节能审查质量,完善专家评审机制,对标分析项目能效是否达到国际、国内同行先进水平;准确核算项目能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消费量;深入论证分析重点节能措施;客观评估项目实施对所在地节能降碳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强化节能验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投入生产、使用前组织能评验收,规范验收程序和标准,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将建设单位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节能验收情况纳入节能监察重点内容。未达到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进度要求的地区,可在节能审查等环节对该地高耗能项目实行缓批限批。实施区域能评改革2.0版,全面分析重点区域主要产业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围绕提升区域整体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在共性关键节能技术推广、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余能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整体开发等方面,明确区域内新改扩建项目能源利用的边界条件和原则要求。

专栏2、节能审查五个必须

1、扩建项目节能审查前必须对存量用能实施能源审计;

2、新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必须达到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

3、主要用能设备必须达到先进能效标准;

4、新增高耗能项目必须按规定严格落实能耗等量平衡;

5、工业企业屋顶必须开展光伏发电资源利用评估。

(四)建立用能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制度。统筹考虑能耗双控工作目标和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结合年度重大项目投产计划,编制用能预算管理方案,将能源要素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各地区依法依规通过节能改造、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汰劣上优、能耗等量减量置换、加强节能管理等方式腾出能耗指标、拓展用能空间,纳入本地区用能预算统一管理、统筹使用,支持重点项目新增用能需求。综合考虑能评批复、能效水平、历史用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因素,按照“服务企业发展所需、倒逼企业提高能效、有效管控能耗强度”的原则,合理确定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用能预算基准能耗。为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节能降碳e本账,智慧能源系统等对企业用能情况实施月监测、季通报、年对账,对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迭代完善预算工作机制。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联席会议机制,由发改、经信、统计、能源和电网等部门组成,做好实施细则完善、政策宣贯服务、企业名单审核、基准能耗核定等工作。各地结合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对本地区用能预算管理方案实施动态调整。

(五)建立能耗要素配置机制

立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谋划,强化能耗要素供给和重大项目需求的精准匹配,实现整体效益最大、效率最优。能源部门与产业、招商部门高效协同,将要素配置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投资计划、投资审批监管、招商引资目录和产业扶持政策等有机衔接,带动能耗要素资源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十四五”能耗增量指标全部由市级统筹,除预留居民生活、一产、三产合理用能外,剩余部分全部用于支持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盘活存量能耗空间。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产生的节能量、淘汰落后低效产能腾出的用能空间全部由各区(县、市)统筹安排用于当地新上项目能耗平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全市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50%由市级统筹,50%留给所在区(县、市);对光伏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耗增量指标全部留给所在区(县、市)。对符合市域内产业梯度转移和集聚发展方向的异地迁建的高耗能项目,其能耗指标可由迁出地划转至迁入地,在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考核时予以统筹考虑。建立能耗要素优化配置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能耗要素保障重大事宜。

(六)完善节能产业培育扶持机制

扶持专业化节能服务机构,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鼓励园区、大型公建、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从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的研究机构或企业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降碳领域。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推广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等第三方服务机制。发挥节能服务行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节能服务行业自律机制,提升节能服务机构规范化运作水平,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和节能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七)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管理

定期发布市、区(县、市)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原则上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年用电300万千瓦时以上的非工单位纳入市级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重点用能单位标准。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因地制宜、因业施策考核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应当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探索推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在线填报机制。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持续提升能效水平,争当本行业能效“领跑者”。重点用能单位应当结合现有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按要求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信用评价,建立节能信用档案,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推进节能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加大节能领域失信信息社会披露力度,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开展节能自愿承诺活动,引导重点用能单位自觉履行节能义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充分认识降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本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完成,研究提出地区和部门的实施方案。市节能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工作指导,推动任务有序有效落实,重大情况及时向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加强评价考核

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考核体系,严格目标责任落实。将规划主要任务和目标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政绩考核和责任考核内容。科学合理确定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双控、减煤目标指标,强化督查激励和考核问责。对工作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和部门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完善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健全节能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创新可行的节能工作评价制度。定期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完善经济政策

加大节能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资金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区域财政奖惩机制。根据国家和省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制定实施情况,适时出台我市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和单位产品能耗超能耗限额标准阶梯电价相关政策。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实施力度。

(四)加强节能宣传

把节能降碳作为国民教育和干部培训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全民教育,普及节能法规政策和节能降耗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深入实施节能降碳全民行动,定期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宁波市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定期举办节能型产品展示推广活动,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活动,发布节能典型案件,推动用能单位由“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转变。打造公众教育宣传平台,支持和鼓励新闻媒体、公众、社会组织对节能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附件1:

“十四五”各区(县、市)能耗双控工作目标

宁波:大力推广应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

附件2:

市级主要涉能部门节能降耗任务目标

宁波:大力推广应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等多种可再生能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慧聪热泵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