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进军空气能,怎么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本月,财政部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的补贴政策如期而至。340亿,行业的朋友们都清楚这里边的大头是哪个行业,那当然是空气能。我们暂且不要谈南方地区和出口,光这北方地区就几百亿国家层面的补贴支持,就挺诱惑人和激励人的,加上传统家电和暖通多数品类增长不如企业预期,这样对比强烈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空气能新能源赛道就成了近几年家电类,暖通类,能源类上市企业布局的重点,本期慧聪热泵网就和广大商友一起来梳理一下上市企业进军空气能的路径选择和策略剖析。
其实最早期进军空气能的上市企业是格力和美的,这当然和空气能与空调企业的天然属性有关,当年空气能早期做热水的时候,格力空气能产品叫“空调节能热水器”。美的当时是收购了一家广州的小型热泵企业切入空气能产品线的,因为当时整个行业规模有限,加上技术受限,压缩机企业也不愿意做太多的研发投入,喷气增焓技术和专用热泵压缩机也是后期的事情,所以产品能不能过长江线、过黄河线都是当时空气能行业热议的话题。加上08年“冰灾”,行业进入冰冷期。
当年,由于家用空调规模庞大,还远没到天花板,中央空调也随着房地产起飞,美的也在杨亚华等领导带领到10个亿规模的时候,也并入了当时中央空调部门,并没有作为独立部门重点发展。直到现在,美的空气能业务也是多个部门都有涉猎,格力和海尔的情况也差不多,空气能产品线也是从属于其他一级或二级部门。
中山华帝当年以品牌外包的方式在南京成立了空气能公司,后来又搬迁到中山,再后来行业就很少听得到声响了。万家乐当年以热能公司的名义投资了空气能产品线,在顺德自建了生产线,后期又搬迁到长沙万家乐基地,在总经理谌厚榕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做到接近一个亿还未盈利的情况下,因其管理层动荡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化,谌厚榕离开后,其空气能业务就逐渐放弃了。和万家乐完全自营不同,万和选择了与品牌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和一个有空气能背景的团队合作切入空气能,在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投建了生产线,因为合作有期限限制,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和想法,所以基本上在品牌,渠道和研发上都很谨慎投入,只是利用以前的圈内资源在发展,所以几年下来,发展的不温不火,最后走向分手。目前广州迪森也采取的是万和之前的做法,和空气能团队合作做空气能公司。压缩机上市企业鑫磊股份这两年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和资源,以煤改和贴牌的方式切入空气能,据业界信息目前在一家专业空气能厂家贴牌,其上市公司月初公告宣称将投资2.5亿在内蒙投资空气能产业园,正式自己自建生产线和生产基地。
这里要重点说说日出东方。日出东方旗下有两个空气能品牌,一个是四季沐歌,一个是太阳雨。客观来讲,日出东方的管理层还是很有眼光的,在太阳能热水器还非常高峰的时候,就分别派出了四季沐歌和太阳雨有多年经验的王军港和孙勇分别代表这两个集团,从连云港来到了空气能的生产基地佛山顺德开始了日出东方的空气能创业之路。
日出东方刚来到顺德的时候,据小编推理大概率是当时管理层的一个试点,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也没有太大的业绩预期,因为当时太阳能热水器的业绩和利润应该还是非常滋润的时期,所以前期只是租用了别人的厂房,就开始拆别人的机仿制和试制空气能,个中曲折业界还是蛮多传言,不管真不真实,都说明其创业之始非常不易,比如由于没有经验,其前期产品特别是水箱的漏水率和退货率非常高,在行业搞的灰头土脸,直到2012年的时候才在顺德杏坛买地投建了其第一个日出东方空气能生产基地,四季沐歌和太阳雨共用。期间又因为产能和营业额不及预期,又发生了和土地出让方顺德高新区的赔偿官司,2200万的履约赔偿和罚金不可谓不高,不可谓不痛。
为什么说日出东方的管理层有眼光,其实就在这里,只要方向没有错,哪怕屡败也屡战,勇往直前,其实日出东方的空气能从第一天做直到2023喊出“只赚一块钱”战略投入空气能就可以推理出来,整整亏了十年还有多,对比一下当年万家乐快速做到近一个亿又快速放弃,反差不可谓不大,当然,如今四季沐歌和太阳雨空气能已经进入了增长快车道,也如期进入了其上市平台的战略业务,如今也成为很多空气能企业羡慕的对象。
另外,再重点说说万和。如果说日出东方因为其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有天生的双源集成优势,以及广大的全国和农村网点优势,那么万和其实也有。万和的燃热、燃气壁挂炉和电热其实在家电和暖通行业都是比较强势的存在,也是具备多源集成的天生优势,也拥有广大的全国和农村网点优势。最大的不同是,万和前期切入空气能是以品牌和团队合作切入的,毋庸置疑,这种方式合作其实都是各取所需,可以称之为短期行为,都是在消耗彼此之前的资源,并没有去构建和积累品牌,渠道,生产和研发方面的竞争力。
据慧聪热泵网观察,从去年年底开始,慧聪多个信息源获取到的信息显示,结束前一段合作以后,万和已悄然布局空气能赛道,有美的背景的现任总裁赖育文多个场合表示空气能业务要上升到其上市公司的战略业务,要培育成第二增长曲线。慧聪小编推理,万和这一次应该是真做了,因为众所周知的房地产和大消费趋势的原因,万和的燃热和电热增长不会太容易,壁挂炉的业绩因为煤改项目变少,空气能替代和渠道因为前些年基础不牢和拓展不积极,还没办法和外资壁挂炉品牌在南方市场竞争,所以业绩下滑幅度应该不小,这足以看出万和会战略投入空气能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快速扭转这一局面的饥渴,完善产品线结构,补足新能源产品线,形成多源集成的优势,实现其健康良性的发展。
我们一起粗略回顾了历年里上市企业试水空气能的一些尝试,浅尝辄止者有之,屡败屡战者有之,果断割肉者有之,到目前为止,跃跃欲试者有之,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上市企业进军空气能的一些共同的路径,总结给后来者,帮助大家防雷踩坑。
路径一:品牌外包,如当年的中山华帝,现在还有几家品牌在这样操作,这里就不点名了。
路径二:品牌合作和团队合作,比如上文提到的万和当初的尝试,以及广州一家上市企业的操作手法。
路径三:贴牌或部分贴牌,再视推进情况再自投产线,比如鑫磊,以及日出东方2012年广东空气能基地之前那几年。
路径四:坚决自投生产线,投建生产基地,当年的万家乐,2012年后的日出东方,当年的志高空气能。
路径五:并购,控股,当年美的就是这样进入空气能的,收购了广州一家小型空气能公司。
根据慧聪热泵网观察,这几种路径,各有利弊,路径一和路径二的弊端是最大的,路径三和路径四最终还是会走向路径四,纯贴牌和品牌运营模式需要强大的品牌和研发以及营销支持,目前来讲,能做到的极少。路径四,有代表性的是日出东方,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以及持续的投入,但这样长期主义的坚持,甚至持续亏上10年8年,一般企业是做不到的,比如万家乐当年就快速放弃了,实际上当年万家乐推进的情况是要好过日出东方的,但日出东方坚持了下来。路径五,目前路径五美的操作过,实际上,美的切入空气能当年是最顺利的,也是很快就成为了当年销量最大的空气能品牌,当年美的空气能过10亿的时候,现在这些宣称行业前几名的专业空气能品牌,连一个亿都没有,可想而知当年美的空气能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快速起步的势能。
综上所述,慧聪热泵网建议,如果上市企业想进军空气能,什么样的上市企业最适合进军空气能呢?优先肯定是暖通类,家电空调类,能源类最容易成功,因为这样可以产生很好的业务协同,特别多源集成,发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各自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最节能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其实传统能源替代有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一是存量非常大,二是传统能源也有一个清洁化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有各自最适合的使用工况和环境,就连国家政策层面,也是宜电则电,宜气宜气,结合来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日出东方和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以及储能的协同,万和和燃热,电热的协同,空调和中央空调企业和空气能的协同,都是非常看好的协同,这样的业务策略也是值得看好的。
关于上市企业进军空气能的路径选择,慧聪热泵网建议优先选择并购模式,其实也就是并购,收购,控股或入股,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哪怕是入股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产生很好的业务协同,顺利切入空气能赛道,同时风险也是最少的,这种路径可以很好及完整地获得并购企业的技术人才,营销人才,产线人员,工艺品控流程,消化吸收后,赋能上市平台的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和业务协同优势,从而进入快车道。其实放眼暖通,最近的案例,开利并购志高暖通,开利并购菲斯曼,都是这样的模式,现在运行都比较平稳。
如果上市平台坚持长期主义和持续投入,其实自建产线和基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需要建立很好的机制吸引行业人才流动,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定力,投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本来就是做实业的样子,其他路径就不做建议了。
慧聪热泵网真诚倡议上市企业投入进来的真金白银,真正都用在推动行业发展上,客观讲,空气能早期,像美的,格力这样的上市企业进军空气能,投入很多资源,包括广告资源,公关资源,技术资源,营销资源,客观上对空气能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推广,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规范推进,特别是补贴政策的出台,起到的非常大的作用,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迅速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编希望更多上市企业资源投入空气能行业,投入国家的低碳事业中来,一起推动行业做强做大,真正向千亿规模进军,最后弱弱提醒大家一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代接着一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