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
横跨“三北”,冬季漫长严寒,内蒙古各地供热期普遍在半年以上,高寒地区长达9个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集中供热以来,由于区情复杂、缺乏系统筹划及投入不足等原因,供热投诉数量居高不下。如何保障所有群众温暖过冬,一直是内蒙古民生工作的难题。
2023年12月,内蒙古决定在全域实施“温暖工程”,通过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政府配套、企业出资等方式完成投资196亿元,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热源、热网、热力站、住户等进行了多轮全链条排查,找准供热“病根”,制定“一小区一方案”改造计划。
2024年,呼和浩特市对大唐托克托发电厂、金山热电厂两大长输热源进行“挖潜扩能”,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利用热电联产这一方式,蒸汽不在降压或减温减压后供热,而是先发电,然后用抽汽或排汽满足供热需要,可极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解决热源不足的问题。
内蒙古持续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在农村牧区推广使用光伏、电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提升环保水平。
